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快讯 >

全球热头条丨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并不是鼓励非法生育,该怎样看?

时间:2023-02-03 12:31:50    来源:吕士攸仙

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并不是鼓励非法生育

图源四川广电抖音截图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一则《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的新闻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将于2023年2月15日起实施,这个政策将意味着什么呢?难道是不用结婚也可以生娃了?

这不乱套了吗?广大网友提出疑问:“婚姻到底还有什么作用?”“一夫一妻制还有什么意思?”“是不是可以在外光明正大了?”“在外面也可以放心的生娃了?”自由生育不受任何约束了?有人解读为非婚生育合法化。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四川卫健委作出回应:“生育登记”并非大众所认为的“上户口”,取消是否结婚的限制,也不是鼓励和倡导非婚生育。

生育登记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将生育登记的重心转移到生育意愿和生育结果上来,回归到了人口监测及生育服务的本位。目的是推动人口监测更加精准,从优生优育角度让更多孕产妇能够享受应有的服务。

对于有人质疑该政策在鼓励“非婚生育”和“婚外情”,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不管有没有该政策,非婚生育和婚外情的情况都是存在的。

认可生育结果,并非是承认任何生育过程的合法性,如代孕、未婚生育、婚外生育、重婚生育等现象,生育过程是否合法需要以法律为标准来判断,这是法律问题,不是人口问题,更不是生育登记制度能够回答的问题。

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专家称并非鼓励非婚生育。

由此可见,生育登记与上户口确实是两码事,并不影响现行婚姻制度。

自然繁衍是大自然赋予一切生物的天性与本能。人类的繁衍自进入文明时代,自古都是结婚生子, 历来非婚生育私生子都会遭受非议甚至歧视。

恋爱–结婚–生育、相爱–忠诚,这些刻在中国人骨子里血脉里的传统,除了道德底线,还有人生赋予我们的美好,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

解放前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妇女基本上没有家庭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翻身解放,政府通过立法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平权,确保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合法的家庭地位和权利,也稳定了家庭关系。一直以来禁止非法生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制度。

近年来,随着观念的改变,出现丁克家庭和不婚主义。特别是养娃高昂成本压力,都说养不起娃了,导致一些人不愿生娃和不敢生娃。据统计,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人口历来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大事。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和老龄化的日益严峻,计划生育政策风向急转弯。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各地以各种方式鼓励生二孩三孩。

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取消数量限制,如果说是为了提高生育率,那么这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和取消数量限制,如果说是为了提高生育率,有网友称:生育率上不去,应该降低育儿成本,而不该降低道德底线。

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会出现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未成年父母增多

图好玩,不懂事的情况下生了孩子,谁来养?谁来管?谁负责?

二、单亲家庭增多

很多年轻女性喜欢孩子,但是不想结婚,过去有结婚证的约束,这下好了,以后无数孩子将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长大,心里健康谁来负责?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代代传下去,告诉他们可以这样做,道德底线的改变,责任意识缺失,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将会增多,谁来负责?

三,不婚主义盛行,光棍越来越多

本身就有一部分人不愿意结婚,如果生孩子不受婚姻的限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光棍也会越来越多。

四、即使数量提升了,质量谁来负责?

我始终相信和支持国家战略,我们的政策总会与时俱进的。

吕士攸仙

2023年2月3日       成都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都市游、微度假等成主流 主要景区中秋迎客383.3万人次同比增长24%

记者昨天从市文旅局了解到,中秋节假期,全市199家重点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游客接待总量383 3万人次,同比增长24%;累计营业总收入27107 1万

2022-09-21

郑州管城区、二七区今天开展核酸检测,最全采样点看这里

今天(5月18日)郑州市管城区7:00—17:00二七区9:00—16:00开展核酸检测管城回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在全区范围开展新冠病

2022-05-19

郑州发布99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9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自5月18日

2022-05-19

5月17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5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郑州市3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在郑州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郑州市6例

2022-05-19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锁定“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直播,探寻最早中国

黄河孕育华夏,麦穗延续苍生,文物折射历史,历史照亮未来。看直播 抽门票为全面展示郑州城市魅力,深入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体

2022-05-19

郑州约谈百果园郑州地区负责人

今日记者获悉,针对近期成都、武汉相继曝出百果园销售腐败变质水果切盘的负面新闻,为全面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05-19

全力备汛!郑州94支队伍10313人集结到位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郑州市2022年城市防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郑州市组建了94支共10313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目前,这些队伍正在全力备汛。据

2022-05-19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四大文旅集团入榜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

2022年5月16日,迈点研究院发布《2022年4月中国文旅业发展报告》,河南省的四个知名文旅集团,银基文旅集团、建业文旅、洛阳文旅集团、河南

2022-05-19

图集|来自郑州五月的浪漫,闯入莫奈的花园

遇见郑州五月的浪漫,走进这片虞美人和矢车菊的花海,彷佛置身于莫奈的花园。色彩缤纷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好似步入童话般的世界。

2022-05-19

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 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25日

5月17日上午,《2022年郑州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发布,今年,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普通中专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至25

2022-05-1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