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乱象”调查:万元体验北大生活、200元参观“大厂” 火爆背后行业亟待规范
研学“乱象”调查:万元体验北大生活、200元参观“大厂” 火爆背后行业亟待规范
财联社7月30日讯(记者 陆婷婷 王碧微)高价代预约进北大、200元参观“大厂”,研学的场地已从学校、旅游景点延展至职场。研学热度持续飙升下,上半年已有组团社研学接待人数较2019年同期数据实现倍增,暑期期间OTA平台研学游相关产品订单量亦大幅增长。
(资料图片)
记者获悉,目前研学游的利润远高于普通旅行,过万元的高价研学团屡见不鲜。不过,原本意在“知行合一”“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现实情况却令人堪忧,“家长曝千元清北研学游校门都没进”“研学团违规预约139人进北大收费150万元”相继登上微博热搜,“货不对版”“价高质低”等市场杂音频现。 产业经济研究咨询机构景鉴智库周鸣岐告诉记者,目前研学行业标准体系有待明确、准入门槛较低;乱象有望随着相关标准界定、行业品牌化发展等得以平息。
高铁站的研学团 财联社记者摄
从学校“走向”企业 研学乱象丛生
财联社记者通过一线采访了解到,目前研学产业链上的玩家包括研学企业、夏令营机构、旅行社、教培机构、基地营地企业等,大致可区分为学校和校外机构两大组织主体。前者或委托校外机构开展研学活动(也有通过购买校外机构相关服务来开展研学游),后者根据资源和“研学”热力指向设计研学线路和内容。
调查发现,目前价格是研学被“吐槽”高频词。周鸣岐表示:“研学游里面毕竟加了一些概念,肯定是比普通旅游利润要高。”
一位青旅员工告诉记者,其旗下每周一次的七天六晚香港研学项目售价5380,包含在香港的食宿、常规景点游览以及其中两天的下午会与本地学生一起学习STEM课程。但记者翻阅各大旅游网站发现,同样时长的香港纯玩团价格普遍不超过4000元,其中还包含机票、火车等大交通费用。
而组织前往名校的研学游火爆且价更高。广东某旅社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5000多的那种暑期清北的研学项目已经售罄了,”如果还想去清北研学,可以选择另一北大研学营。据了解,该项目5天吃住都在北大,会有部分讲解、一共9980元。问及定价为何如此高,该人士表示称,“我们只负责找学生。”
目前名校代预约研学也成了一门新生意。一位研学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拥有代预约服务,每人每日660元,还会赠送学霸对校园的讲解。不过,这门“生意”或许难以持续。
北大24日通告,一支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进入,北大将关闭相关46名校友的校友预约系统使用权限。
研学游质量层次不齐,也是争议焦点之一。有家长向记者反映,其孩子参加的北京研学游,和普通旅游区别不大,只是多了学校游览等走马观花的项目。
研学的乱象远不止这些,更有甚者,将研学的场地从学校搬进了职场。
有腾讯员工向记者透露,经常看见有学生组团出入滨海大厦。记者咨询的某“三天两晚阿里、浙大研学游”售价2010元,其中有一天会在阿里度过。在某社交媒体上,还有一位来自网易的员工表示,时常有学生来公司参观,甚至围绕工位观察她的工作。
某AI企业管理人士向记者透露,有时候这类企业研学也是要收费的。其所在的公司与深圳某学校签署了协议,每人每次参观费高达200元。
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企业研学名额存在一定风险。记者咨询的某中科院研学项目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成员将以分院子弟身份进入总部参观学习。问及这种行为是否存在(违反企业或其他相关规定的)风险,该人士仅称,“不会的,没有发生过。”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市场开始出现明显扩容,在天眼查检索“研学”,相关结果显示为41684条,其中近五年成立的相关企业占比接近七成。
带火概念股却频被吐槽 行业亟需规范
学生统一着装,拿着各色小旗标的老师穿梭在学生中间呼喊着名字清点人数,随后列队前行。暑期期间,财联社记者在火车站频频遇到研学团。今年以来,研学市场加速升温。
数据显示,岭南控股(000524.SZ)旗下广之旅上半年组接待的研学人数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超2倍;预计1-8月,广之旅组接的研学人数规模将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
“亲子研学”成为暑期出游关键词之一。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7月“研学”旅游搜索热度上涨203%,超过亲子游大盘涨幅。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7月环比前两个月增长280%。
研学游市场火爆,亦是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因之一。岭南控股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2400万元-3100万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公司亏损近亿元。众信旅游(002707.SZ)则预计,H1盈利将实现至多61.66%的增长。中青旅(600138.SH)也披露,公司上半年预计扭亏为盈。
周鸣岐认为,当前研学游的火爆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教育越来越卷,家长对这方面也更加重视;此外疫情期间研学游几近停滞,需求被抑制,市场重启后导致出现报复性反弹。
研学游在带火旅游股的同时,其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价格奇高、货不对版、涉嫌违规等问题正在不断“消磨”消费者的信任和热情,长此以往,是否还会有人愿意买单?
对此,周鸣岐表示,研学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行业缺乏明确标准,稍加研学元素就可以变成研学旅行团了,准入门槛比较低;品牌的市场集中度也不高,研学项目价格呈现差异化,非市场化的公费研学低至100元都有,而通过其他途径私人报团参加亲子出境研学游花销则以万元为单位,这种利润空间肯定较大。
其提出,研学刚兴起,乱象难免,但市场会进行优胜劣汰。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及标准,鼓励并支持行业朝向品牌化发展,以品质为核心,树立好“研学口碑”,形成良性的市场生态。
(编辑 刘琰)
(财联社记者 陆婷婷)
上一篇:江门蓬江法院审结驳回一起诉银行不良征信信息记录名誉权纠纷
下一篇:最后一页
都市游、微度假等成主流 主要景区中秋迎客383.3万人次同比增长24%
记者昨天从市文旅局了解到,中秋节假期,全市199家重点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游客接待总量383 3万人次,同比增长24%;累计营业总收入27107 1万
2022-09-21
郑州管城区、二七区今天开展核酸检测,最全采样点看这里
今天(5月18日)郑州市管城区7:00—17:00二七区9:00—16:00开展核酸检测管城回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在全区范围开展新冠病
2022-05-19郑州发布99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9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自5月18日
2022-05-195月17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5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郑州市3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在郑州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郑州市6例
2022-05-19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锁定“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直播,探寻最早中国
黄河孕育华夏,麦穗延续苍生,文物折射历史,历史照亮未来。看直播 抽门票为全面展示郑州城市魅力,深入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体
2022-05-19郑州约谈百果园郑州地区负责人
今日记者获悉,针对近期成都、武汉相继曝出百果园销售腐败变质水果切盘的负面新闻,为全面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05-19
全力备汛!郑州94支队伍10313人集结到位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郑州市2022年城市防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郑州市组建了94支共10313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目前,这些队伍正在全力备汛。据
2022-05-19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四大文旅集团入榜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
2022年5月16日,迈点研究院发布《2022年4月中国文旅业发展报告》,河南省的四个知名文旅集团,银基文旅集团、建业文旅、洛阳文旅集团、河南
2022-05-19
图集|来自郑州五月的浪漫,闯入莫奈的花园
遇见郑州五月的浪漫,走进这片虞美人和矢车菊的花海,彷佛置身于莫奈的花园。色彩缤纷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好似步入童话般的世界。
2022-05-19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 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25日
5月17日上午,《2022年郑州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发布,今年,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普通中专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至25
2022-05-19X 关闭
X 关闭
